时间:2022-12-18 19:28:59 | 浏览:2535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边程壹 见习记者 马庆隆 通讯员 翁佳莉
今年这个夏天,太热了!已是立秋过后,暑气还久久持续,杭州依然是连续晴热,最近几天都是直冲40℃的节奏。
烈日炎炎,备受关注的西湖龙井茶还好吗,它们如何抗过高温?能否安然度夏?
今天(8月9日)凌晨4点半,小时新闻记者来到了西湖龙井核心产区之一的翁家山村,看看这里的茶农如何应对高温。
天还没亮。山里蛮凉快,气温大约25℃。茶农们就是要趁着日出前后的这段清凉时光抓紧时间为茶树浇水。
从翁家山村委徒步,走上山路台阶,一路上遇到不少村民,也能看到一簇簇成群的茶树。
应对高温天,茶树需要灌溉,需要水。不少茶农已在蓄水池旁拉水管。
而身后的山头,村民都叫它大山头,方圆大约500亩,浇一亩地得用上30立方米的水。
东边泛起了霞光,天快要亮了。
在大山头区域,有4个蓄水池,每个容量75立方米,水从九溪抽上来,是今年刚修建完成的。往年,茶农只能从自家接水管或是在自建蓄水池打水。
这样的变化,让不少茶农缓了一口气。在他们记忆中,像今年这的连续高温的日子不多见,“今年的高温干旱能比得上2013年那年”。
往山上继续走,一位茶农已经接好了水管正在为茶树浇着水。虽然清晨还算凉爽,她还是忙出了满头的大汗。她家有3亩茶地,凌晨3点就上山来浇水了,浇到差不多5点。
“得把土壤浇透啊,这天气不仅人遭罪,茶树也遭罪。你看摸上去这土潮潮的,就说明透了。现在这种天气每天都得上山来浇水。”
在大山头,西湖龙井茶树主要有两个品种,一是群体种,根系相对更发达一些,吸水能力强。另一种是“龙井43”,由于是扦插生长,根系要浅一些,在50厘米左右,相对来说抗旱能力弱一些。
茶农顾颐强今年58岁,已经种了30多年茶树,品种是龙井43。他三步并作两步跨上台阶,穿梭在茶地间,迅速找到属于自己的6亩多茶地。
顾颐强有自家的小蓄水池,所以相比于其他要在公共蓄池水打水的茶农,会从容一些。
那么一到就能浇水吗?顾颐强摇摇头,“要先弄好水管。”
一旁摆着铁丝、水管、铁钳,顾颐强告诉记者,“心里急啊,这茶树没水真是要枯死的,我走到我茶地需要30分钟,把水管安装在一起又要30分钟,而6亩地大约要浇5小时。”
清晨6点30分,顾颐强安装好了水管,等晚上5点再浇水。“现在浇的话,已经不是最佳时间了,我每天要上山两趟,浇一次水,昨晚浇到凌晨1点才回家,真希望来一场雨,这样我们可以稍微轻松点。”
除了浇水提供水分,顾颐强也为自家茶地安上了遮阳网。“后面温度降到32℃左右,这遮阳网就可以拆掉了,现在这种天气茶树也靠遮阳网才能生存。”
顾颐强装好水管,点上了一支烟,“年纪大了,农活总归还是比较累的,其他没爱好,就抽抽烟。”
他歇了一会儿,开始除茶地间的杂草。“这杂草长得快,生存能力强,又会吸水、吸养料,定期要除掉。”
竹篓里放着草帽、手套和一些工具。
“哎,你看那边,都红了。”
红了——两个字结着茶农们的愁,由于连日高温天气,部分茶树叶子表面出现了明显的泛红,这是茶树因缺水和灼伤造成的枯死现象,泛红的茶叶易脱落、难出茶,这会直接影响出产茶叶的经济收益。
顾颐强有5亩“龙井43”,1亩群体种,他也叫它老茶树。
老茶树不用遮阳,根系深。但记者注意到老茶树也有一些树叶泛红、枯黄了。
翁家山种植的两种茶树,群体种老茶树和“龙井43”各有拥趸。市场上,大部分龙井茶消费者都有“喝早不喝晚”的习惯。相比群体种老茶树,“龙井43”出茶早,能早大约7~10天,别看只有这短短几天,但能更早抢占市场先机。同时,“龙井43”因为根系较浅、对土质要求高等特点,需要茶农们倾注更多工夫,从培育,到灌溉,再到收茶,每一步都不能错过时机。而群体种老茶树口感更醇厚,更受资深饮茶爱好者的喜爱,由于是祖辈传下来的茶种,也凝集了茶农们更多的感情。
村民们告诉小时新闻记者分辨两种茶树的方法,“一小丛一小丛的是群体种,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是‘龙井43’。”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今年的四大名丛,终于在上礼拜选出来了。前段时间,武夷山虽说都在忙着抗旱。但今年的四大名丛组合没有三缺一,而是凑成了“四角俱全” 。选到了品种特征清晰,有凉茶草药香的
大红袍的形状是索形的,成品茶的颜色是绿棕色或背青棕色,冲泡后汤呈橙黄色;虽然不同厂家的工艺不同,但大红袍的香气多种多样,但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岩骨的花香,大红袍的入口醇厚甘甜,具有岩韵的特殊地域特征。大红袍茶的味道:香气芬芳,兰花香,香
青茶不同于其他茶系,她还有另外的名称“乌龙茶”,其发酵程度低于全发酵的红茶,是半发酵茶,最早创制于清朝雍正年间,主要产于我国东南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乌龙茶的品种有很多,有些品种大家耳熟能详,有些品种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或被当作绿茶,或被当
我国被誉为“茶的故乡”,而饮茶可以说是中国的传统,很多人每天都离不开茶,但是肠胃不好的人能喝茶吗?要喝什么茶好呢?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跟虚寒之别,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茶叶也是有凉性以及温性之分的。那饮茶有什么讲究呢?燥热体质的人喝什么茶呢?虚
大红袍作为一种极具名气的茶,相信没有多少人不知道,但是如果要问大红袍是什么茶,相信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了。大红袍究竟属于什么茶?大红袍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三七红绿,绿叶红镶边“,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
一说到大红袍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要说它是属于什么茶类的,就很多人说不上来了,最多也就是说它是属于武夷岩茶。没错大红袍就是说武夷岩茶,那武夷岩茶是属于什么茶类呢?有的人就会觉得有红字应该是属于红茶类吧?这样想是错误的,那安吉白茶还是属于白茶一
水仙是武夷岩茶当家品种之一: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水仙成品茶特征:条索肥壮(壮实)、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叶背常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幽长似兰花,棕叶,香味浓醇而厚回味甘爽,汤色浓艳呈深橙黄色或金黄色,叶底软亮、朱砂红边明显,
武夷的四月天是蓬勃生长,郁郁葱葱是茶香飘逸,抚慰人心四月的武夷山值得期待的美好,尽在眼前@南平人,属于你们的四月惊喜福利来啦~人间最美四月天属于印象独一份的暖心关怀来啦!印象大红袍向所有南平人发出“快乐源泉”邀请——南平人游武夷,印象大红袍
大红袍 的母树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内,共有6个品系6株茶树,并不是同一个品种,叶型、发芽期等都不一样。大红袍因其稀有珍贵、茶香怡人被称为“茶中之王”,堪称国宝。大红袍成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的王国,而在这王国的王冠上,有一颗璀灿的明珠,那就是福建武夷岩茶。武夷岩茶历史悠久,而大红袍乃是其中之佼佼者。大红袍也叫岩茶,顾名思义,就是吸收岩石营养成为百年茶树采制的茶,品质优异,属乌龙茶,是中国特种名茶。点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