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7:06:30 | 浏览:882
春日烟雨,西湖最盛,然比起如画的风景,让人惦记着的还有西湖周围隐藏着的风物。
北纬30°左右,在云山雾罩中享受温暖湿润的空气滋养,汲取白砂土壤的养分,恰在明前采摘,最为珍贵。
等一口明前的龙井,这是爱茶人对于春天的执念。
位于杭州西湖西面茂林修竹的风篁岭上,有一眼不干不涸的泉池,传说古人以为此泉源源不断,或许与海相通,会有神龙潜居于此,称其为“龙井”。在龙井的周围种植茶树,所得茶之极品,称为“龙井”茶。
西湖龙井盛名400年,然在得名之前,品饮此茶在唐代已经被灵隐寺的僧人们纳入日常生活里了。茶圣陆羽在《茶经》里这样记载:“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灵隐、天竺二寺位于西湖飞来峰南北麓,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温润的气候适合茶树的生长,僧人们在寺庙旁边开山种茶,自采自制,一杯清茶,淡然品茗,也用来招待香客。
据北宋时期的“杭州老市长”苏东坡所考证,灵隐、天竺二寺所种植的茶树是由南北朝时期的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的鼻祖谢灵运从天台山带来的。
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形成一定的种茶规模。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的故地寿圣院的常客有苏轼、秦观、赵抃等人,他们在此间品茶吟诗填词,乐得人间快活。“如此湖山归得去,诗人不许做茶农。”作为杭州的老市长,“龙井”茶的粉丝儿,大文豪苏东坡不吝亲书的“老龙井”匾额,至今仍然保存在狮峰山脚的悬崖上。
僧人与茶的相遇,多了一份禅意。加上文人相倾,又多了一份诗意。禅与诗,氤氲在茶香里,提高了它的知名度,加速了普及性。
南宋时,作为国都的杭州,茶叶的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经是贡品了。不过,受交通、地域和产量的限制,还是主要在西湖周边的文人墨客间热销。
元代时,龙井茶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扩展,“元四大家”之一的虞集曾与友人畅游龙井,留下了著名的诗篇:
《次邓文原游龙井》
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
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
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
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
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
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在诗人的笔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龙井一带的饮茶之风,那时的人们已经总结出了采摘茶叶最好的时节,不在谷雨后。
后世之人对于品茶越来越有心得,总结出了一套标准:清明前采摘的叫“明前茶”,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又叫“二春茶”。虽说立夏之后还有三春茶、四春茶,但都不如“明前茶”和“雨前茶”。俗话说:“明前茶,贵如金”。所以,对于友人相赠的明前茶,奉若至宝也不足为奇。
在宋元时期,茶多以龙团凤饼等紧压茶在文人墨客间盛行,他们将茶研磨成茶末,闲暇时以“斗茶”为趣,品论茶汤的颜色和汤花持续长短来品论高下,引领社会雅士之风。
但到了明朝时,开国皇帝朱元璋没有文人的闲情,总觉得龙凤茶饼的制茶工艺麻烦,白白浪费人力财力,所以下令废除紧压茶的制作工艺,改为较为简单的散型茶。这时,龙井茶所为散形茶的代表开始崛起。
明代的江南才子徐文长在编撰《全国名茶》时,就将龙井茶收录其中。由于茶香日盛,四周山民也开始种植茶树,由寺院至民间,龙井茶飞入寻常百姓家。
龙井茶盛于清代,与热爱下江南的乾隆皇帝有关。他在六下江南的兴致之旅中,有四次都来到了西湖畔的龙井产区游玩。不仅观看龙井茶的制作,还写下了六收关于龙井茶的御诗,并且还将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自此,西湖龙井登峰造极,成为皇家贡品。
龙井风土,得西湖之灵秀,但不是所有的龙井茶都能叫西湖龙井。传统的龙井产区集中在狮峰、虎跑、梅家坞、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这里雨量充沛、温和湿润,长时间漫射的光照犹如与茶树慢条斯理的耳鬓厮磨。
“狮”“龙”“云”“虎”这些老字号的西湖龙井多少有点生态条件和炒制技术的差异,所得的茶叶略有不同。
其中莫数“狮”字号的狮峰山产区龙井茶为最佳,其色泽嫩黄,香高持久,被誉为“龙井之巅”,其驰名当然要感谢乾隆皇帝了。“虎”字号与杭州市西南大慈善白鹤峰下慧禅寺的虎跑泉有关。而“云”字号的梅家坞与西湖隔山相望,种植在富含“白砂土”的山丘上,700多年的古村落里世代栖息着茶农,跨越5公里的梅岭隧道,犹如闯入一方秘境。
每当春分之后,清明之前,蜂拥而来的人们为的是品上一口真正的“明前茶”。
所谓春天的第一口鲜,在于它的主要成分茶多酚、氨基酸等含量高,在清明前的时节充分积累,茶叶鲜嫩,色泽黄中带绿,浑然天成。
一芽一叶,挺直削尖,扁平俊秀,茶叶在水的冲泡下,汤色清澈,滋味甘醇,馥郁持久。细品,唇齿间有香气回荡着,令人回味无穷。
茶的清香,容易让我们从尘世的浮躁中抽离出来,得到片刻的静谧,也许这正是僧人与文人喜欢之处。
生命的诗意,也许就从品一杯“明前”的龙井茶开始。
8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联合发布了《2022年广西十大天象与气候景观打卡地网络评选结果公告》其中,桂林有两个景区上榜分别是阳朔如意峰索道和全州龙井村阳朔如意峰索道如意峰索道景区位于阳朔县高田镇,紧邻321国道
关于西湖龙井茶园旱情这件事,今天(8月23日)中午,记者分头向茶农以及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求证了一番。看来,中国绿茶之王西湖龙井的安危,大家都挺关注的。这两天“西湖龙井茶树90%被晒干”的消息上了热搜。
贵港市港北区港城镇龙井村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68%。一直以来,龙井村各族群众和谐相处,友爱互助,形成了民族风情浓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今年三月三前夕,龙井村山歌队比往常要忙碌
这两天“西湖龙井茶树90%被晒干”的消息上了热搜。看来,中国绿茶之王西湖龙井的安危,大家都挺关注的。关于西湖龙井茶园旱情这件事,今天(8月23日)中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分头向茶农以及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求证了一番。1
这两天,“西湖龙井茶树90%被晒干”的消息上了热搜,真实情况如何?关于西湖龙井茶园旱情这件事,昨日(8月23日),记者分头向茶农以及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求证了一番。“9成晒干的说法,夸张了”据了解,西湖龙井产区共有2.
胡振义双手举起成熟的螃蟹□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鑫 通讯员 吴芊芊 文图秋意正浓蟹正肥,又到了大闸蟹膏红脂满、香甜可口的时节。国庆节前夕,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的大闸蟹陆续成熟,开始大量上市,今年产量较往年更高,亩产预计超过300斤。在龙
来源:河南广电-映象网映象网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袁志磊 史敦月 刘紫林 徐珂珂)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在新的赶考路上,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党委书记陈汝河,带头组织全乡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决策部署,动员全乡上下统
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信阳毛尖信阳毛尖一. 又到春茶采摘季,来自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9大名茶指数】发布:1.何为【名茶指数】?进入每年的春茶采摘季后,以茶芽、天气、用工、鲜叶价格、将9大名茶的生产情况,划分为5个等级,并实时发布相关的信息。来自于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2022年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茶及其相关的习俗,将向更多人讲述中国的历史与故事。说起中国茶,不得不提到的当属西湖龙井。作为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附近的开始写在前面还有一周就清明了,相信老茶民们基本上都开始预定或者喝上了今年的口粮。喝了一个礼拜忽然想起前两年写的明前龙井选购的文章热度还挺高,于是乎就重新掏出键盘把这一年更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