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6:43:27 | 浏览:574
2018-03-28 16:09 | 浙江在线网站 | 记者 郭婧 陈淑安
杭州有这么一个地方,山峦海拔1100米,泥路窄而险,车辆不通,需步行三公里山路才能抵达的小村,至今未通自来水,全凭山腰的蓄水池,山泉为源,灌溉四季。
这里地势狭长,仅容纳得下一条潺潺溪谷和向阳之岸的17户农家。夯土小屋粗而坚固,周围崇山叠嶂,由于谷地日照有限,这里即没有开阔稻田赖以收成,也不宜栽培果林发展观光。
但造物神奇之处在于,山头上连绵不绝、自然生长着近千亩老茶山,山路险峻,树蔓野蛮,一年一季,一季只产百斤明前茶。十七户村民用最传统的方式采摘,最本真的手工炒茶制法,产自这里的原生态明前龙井,每年只够100人喝到。
“唇齿间溢满高山艳阳、雨露、春泥、山泉与岁月”的美妙感觉,如此稀有且珍贵的明前龙井,价格却不足梅家坞明前龙井的一半。
杭州建德白银珠 一座上不去的山
从杭州市区出发,驱车两个半小时抵达建德市最高峰。在山腰换乘面包车上山,车子小心翼翼地行驶在没有反光镜的狭窄盘山公路上。前一天刚下过大雨,黄泥路满是泥泞。
行驶了2公里,车胎猝不及防陷进了黄泥坑里。我们只好早于既定地点下车,步行上山。路中央都是一个个凹陷的黄泥大水坑。我们深一脚浅一脚挨着崖边而上。
半小时之后,终于抵达这片高山野生明前龙井产地——海拔1100多米的建德市李家镇白银珠自然村。
行走在白银珠村,只听得见山间潺潺的泉水声与风声。早些年村里还未通电,青壮年纷纷外出寻找世界,只留下十七户老人家与这片野生龙井茶田。
如今,近一个世纪年岁的黄泥夯土房只剩下零星9栋,真正生活在这里的人家仅剩两三户。
这片野生龙井茶田也变得与世隔绝。
龙井43:下不去的茶
这里有近千亩野生茶树,一芽两叶,全靠天然生长。高山雾气重、水分足,孕育出的原生态龙井有机成分丰富、口感清甜。
加之村子里至今未通自来水,灌溉茶田全凭山泉水,泡出的茶自然也有泉水的甘冽。
这片山头树林高达千年的老茶树有十来棵,两三百年的也不少。而采摘面积最大的龙井43也至少拥有50年的树龄。但受限于艰难的上山环境,以及高昂的人力采摘成本,每年明前龙井的产量只有百斤产量。
每到明前龙井开采的时节,茶田里只有3-5人采摘,多的时候也只有10余人,都是拥有三四十年采茶经验的老人家。
留守村里的炒茶师傅也只剩下胡伟金姐夫一人。69岁的姐夫炒了40多年龙井茶。5斤茶青做1斤干茶,姐夫一天也只能手工炒出3斤成品。
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发展,胡伟金只能请同辈的乡亲来采茶;若是聘请大山外的采茶工,还需付出数目巨大的人工成本。胡伟金坦言,这几年的产量越来越少了。
明前龙井抢占的是时机。然而每年,村里仅10人左右的采茶队,只来得及采摘100-200斤明前龙井。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许多鲜嫩欲滴的珍品老去。
机器智能时代,深入山林采摘嫩叶的手工仍无法取代。更何况,白银珠的村民世世代代坚持手工炒茶。山高而野,茶量少而精,了解“唇齿间溢满高山艳阳、雨露、春泥、山泉与岁月”味道的人屈指可数。
上不去的山,下不去的茶,这便是十七户明前龙井的故事。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山里的气温比外面世界往往要低上两三度,在西湖龙井全面开采的季节,这里的高山龙井还要再等上那么三四天,才能长出完美的一芽两叶。
江南的丰饶与温润,最能鲜见于口腹之道。
春天的鲜味,也应该是从第一口明前龙井茶香开始。
这个春天,浙江在线旅游频道联合十七户龙井,推出三种规格的“高山50年树龄产 | 2018明前龙井”,即日起正式开放预售——
预售价¥428:十七户高山50年树龄产 2018明前龙井 125g尝鲜装
预售价¥768:十七户高山50年树龄产 2018明前龙井 250g半斤装
预售价¥1388:十七户高山50年树龄产 2018明前龙井 500g特级装
预售期间可享原价九折优惠,顺丰全国包邮。如果你想成为品尝高山明前龙井的100个人之一,可微信扫一扫购买,用不足梅家坞明前龙井一半的价格,品一杯高山老茶树的野生明前龙井茶。
8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联合发布了《2022年广西十大天象与气候景观打卡地网络评选结果公告》其中,桂林有两个景区上榜分别是阳朔如意峰索道和全州龙井村阳朔如意峰索道如意峰索道景区位于阳朔县高田镇,紧邻321国道
▲雪中的杭州浴鹄湾。西湖很美,下场雪就能上热搜被全国人热议。摄影/周勇西湖面积很小,只有65平方公里;
记者王璐怡 摄1922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为建立党的统一战线迈出了关键一步,史称“西湖会议”。时光转逝,8月30日,“传承红色基因 聚力‘两个先。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璐怡 通讯员 陈峰研讨会现场。
现在的杭州美极了!满城都能看到摄影/陈中秋杭州美丽的秋天快要来了,是黄山栾树报的信,绿叶间已经偷偷冒出了黄色的小花,透着金黄的光。常言道:栾树花开秋意起
据西湖景区管委会消息,在近期杭州西湖景观提升改造过程中,有关部门移走7棵沿湖病柳,在原地。“西湖杨柳风流绝,满楼青春看赠别。”谈起西湖之美,湖畔垂柳自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最近一起“西湖换柳”事件,险些让西湖丢了由古至今的文化“标配”。
杭州植物园梅花。胡中摄中新网杭州2月22日电(谢盼盼)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每年,浙江杭州的西湖花事从踏雪寻梅开始。西湖风景名胜区胡中梅花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杭州植物园园艺景观营建中心主任胡中是一
夏秋之交的杭州西湖,有多美?让你一次看个够!斜阳美如画,清风醉晚霞。西湖晚霞,酒不醉人,人自醉。以上视频来源/“风景旅游原创”抖音号西湖的美丽景致还真不少,往下滑,这些景色,你都欣赏
关于西湖龙井茶园旱情这件事,今天(8月23日)中午,记者分头向茶农以及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求证了一番。看来,中国绿茶之王西湖龙井的安危,大家都挺关注的。这两天“西湖龙井茶树90%被晒干”的消息上了热搜。
杭州湖滨的圣塘景区,风光秀美,游人如织,是一处中西合璧的景区。在历史上,这里是古钱塘县治所在,古钱塘门就在附近。大理寺不是寺,而是当时的最高司法机关。在大理寺的里面,有一座在大理寺的里面,有一座
上山杭州的南高峰,没有北高峰有名,我问了周围的朋友,90%的人都没爬过南高峰。不过,作为西湖十景之一的“双峰插云”,没爬过南高峰,等于没打卡这个景。所以,老郑特意设计了一条小而美的爬山路线,让更多的人体验南高峰的美。本内容的视频已经发布,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