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6:28:28 | 浏览:1132
“我昨天从安徽亳州来,休息了一个晚上,今天天气非常好,阳光充足适合采背阳先发芽的茶,所以我们几个人先试采一小部分,准备过几天大规模开采。”来自安徽亳州的刘师傅说。
3月15日下午3:40,记者驱车15公里到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龙坞上城埭村茶场,一到村口便看到防疫情检查站,经过测体温、出示健康码后才能放行,跟着西湖龙井炒茶师傅陈立新夫妻俩爬上了白龙潭水库旁边的茶山,替大家先闻闻这头茬的龙井香气。
从留四路转入龙坞上城埭村山路,就能看到一陇陇绿油油的茶田。陈师傅边走边说:“其实,现在大部分的芽都还没长好,真正大规模采摘还要等上几天。”
到了半山腰,陈师傅让记者转身往后看,远远望见钱塘江,“我们这里的茶园是正对着钱塘江的,风景独此一处。”
十几分钟时间,登到山顶。陈师傅指着面对南阳钱塘江方向的整片茶田说:“今年的采摘和往年很不一样,往年都是向阳面的茶树芽长得快。今年反过来了,先发芽的都是背阳面的茶树。去年秋季干旱,向阳面的茶树都缺水,普遍比背阳面长得慢了三五天。”
△来自安徽亳州的采茶工孙大姐正在茶园采摘龙井茶
另外,相比去年3月17日开始零星采摘,“暖冬”的因素,让今年的采摘提前了一周左右,“往年采茶时,我们是看不到玉兰花的。没想到,今年茶还没大面积开采,玉兰都开了。” 陈师傅说。
在茶园里转了一圈,记者看到,龙井43号的一些茶树上,覆着一层鲜嫩的绿色,这些都是新长出来的茶芽。比龙井43号晚一些的群体种,大部分的茶芽还在小萌芽的状态,“今年龙井43号长得快,芽头冒出2-3厘米,肯定是要采掉的,否则就长过头。品质顶级的龙井,芽头不能太长的,成品干茶长度1.8-2.5厘米左右。” 陈师傅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早、嫩、勤”三要素是龙井茶开采的关键,现在龙井茶采摘必须要达到2.5公分以上,以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为主,要保证鲜爽度和香气。采茶工每天去山里挑选,以采大留小的方式,达到采摘标准的就摘掉。
△西湖区转塘街道龙坞上城埭村茶农在自家的五亩茶园采茶
“现在的顶芽究竟怎么采?”记者问到。
“这个时候,能采的芽少。你要去茶园一棵棵转过来,睁大眼睛仔细找,挺费眼力的。”背着小箩筐的杨洋把采下来的茶芽放在手心,细心介绍起来:“最佳的是一芽一叶,没有鱼叶、隔冬叶,不带结节,鲜叶长度1.8-2.8厘米左右。一芽二叶的,现在比较少。”
做茶人要出好茶,就要时刻了解天气的变化。村里的炒茶老师傅杜天顺告诉记者,去年的旱情,让今年的茶树普遍瘦弱些,估计会对产量有些影响,不过香气可能会更浓。
正与杜师傅聊着,记者在水库附近山上碰到来自安徽的采茶工孙大姐,她戴着草帽、口罩、手套全副武装地来采茶。
△来自安徽亳州采茶工正忙着采摘龙井茶初芽
“早采3天是个宝,晚采3天便成草。”这句老话,也只有老茶人心里最懂。一个下午时间,孙姐转了两个地方,采下了大约五两的鲜叶,心满意足。
杜天顺师傅介绍,头茬的顶芽就是量少,基本上优质的鲜叶,一次差不多能采下四五两的量。
一斤西湖龙井,一般需要4.3-4.5斤的青叶。这其中,青叶采摘、鲜叶摊放,杀青、分筛、回潮、辉锅、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等,每一道工序,都得讲究,才能生产出上好的西湖龙井。炒一斤干茶,全手工要8个小时。
△西湖区转塘街道龙坞上城埭村朱昌浩师傅在精心制作龙井茶
杜天顺师傅的工作室里,三口炒茶锅摆放整齐,蓄势待发。今年情况特殊,他们的炒茶锅打算开四口,让大家隔开一点空间。
都说“明前顶芽贵如金”。头茬的明前茶,价格都是很贵的。今年的价格,杜天顺师傅说还不好说,但近几年,西湖龙井的价格整体是比较平稳的,“今年人工的成本可能会上去一些,现在还不明朗。”
杜师傅说,好多老客都主动来预约了,他也都和大家约好了,因为疫情来不了现场的,他都会寄过去。这段时间,他就多录点视频发过去,让老客们放心。
△在上城埭村口,一辆大巴车满载着从安徽蒙城来的40名采茶工
傍晚6:50左右,记者即将离开上城埭村时,在村口看到又一辆大巴车满载着从安徽蒙城来的40名采茶工,她们都经过了严格的身体健康检查。组织者把每人的健康码和身份证核对齐后集中安排到村里的每户村民家,为18日的大规模采茶做准备。
“一年的收入,大部分要靠这个明前茶呢,各家各户都准备得差不多了。疫情可能对收入有点影响,但我相信这个疫情会很快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 杜师傅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了信心。
8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联合发布了《2022年广西十大天象与气候景观打卡地网络评选结果公告》其中,桂林有两个景区上榜分别是阳朔如意峰索道和全州龙井村阳朔如意峰索道如意峰索道景区位于阳朔县高田镇,紧邻321国道
关于西湖龙井茶园旱情这件事,今天(8月23日)中午,记者分头向茶农以及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求证了一番。看来,中国绿茶之王西湖龙井的安危,大家都挺关注的。这两天“西湖龙井茶树90%被晒干”的消息上了热搜。
贵港市港北区港城镇龙井村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68%。一直以来,龙井村各族群众和谐相处,友爱互助,形成了民族风情浓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今年三月三前夕,龙井村山歌队比往常要忙碌
这两天“西湖龙井茶树90%被晒干”的消息上了热搜。看来,中国绿茶之王西湖龙井的安危,大家都挺关注的。关于西湖龙井茶园旱情这件事,今天(8月23日)中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分头向茶农以及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求证了一番。1
这两天,“西湖龙井茶树90%被晒干”的消息上了热搜,真实情况如何?关于西湖龙井茶园旱情这件事,昨日(8月23日),记者分头向茶农以及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求证了一番。“9成晒干的说法,夸张了”据了解,西湖龙井产区共有2.
胡振义双手举起成熟的螃蟹□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鑫 通讯员 吴芊芊 文图秋意正浓蟹正肥,又到了大闸蟹膏红脂满、香甜可口的时节。国庆节前夕,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的大闸蟹陆续成熟,开始大量上市,今年产量较往年更高,亩产预计超过300斤。在龙
来源:河南广电-映象网映象网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袁志磊 史敦月 刘紫林 徐珂珂)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在新的赶考路上,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党委书记陈汝河,带头组织全乡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决策部署,动员全乡上下统
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信阳毛尖信阳毛尖一. 又到春茶采摘季,来自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9大名茶指数】发布:1.何为【名茶指数】?进入每年的春茶采摘季后,以茶芽、天气、用工、鲜叶价格、将9大名茶的生产情况,划分为5个等级,并实时发布相关的信息。来自于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2022年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茶及其相关的习俗,将向更多人讲述中国的历史与故事。说起中国茶,不得不提到的当属西湖龙井。作为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附近的开始写在前面还有一周就清明了,相信老茶民们基本上都开始预定或者喝上了今年的口粮。喝了一个礼拜忽然想起前两年写的明前龙井选购的文章热度还挺高,于是乎就重新掏出键盘把这一年更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