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5:31:33 | 浏览:1086
春游,大概是自古以来名流墨客们最为热衷的一项活动,皇帝也不例外。乾隆曾春游于西湖狮峰山,册封了十八棵御茶树,成为当今西湖龙井的地标。距离杭州不远处的苏州,有一早春茶名叫“吓杀人香”,据说此茶得到康熙青睐,谓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遂改名“碧螺春”。
在位一甲子的康熙与乾隆,某种意义上象征着清王朝的两种形象,而碧螺春与龙井,似乎也与这两位皇帝的风格有着若干关联。乾隆的碑、匾常见于各大名胜之地,所题的字也充盈于古人画作的留白之间,如同市场上的龙井茶一般,高档如私人会所,接地气如小区超市,都能见到龙井茶的身影。反观洞庭碧螺春就低调许多,这两种茶的年产比例,就像乾隆与康熙的传世字画一样有所差距。
碧螺春产自偏远的东、西洞庭山(东山、西山),距离繁华的苏州市区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与小桥流水、移步换景的园林似乎显得有些扞格。而西湖则是杭州的名片,也是重点发展的旅游区,西湖龙井与看客们的关系,自是亲近许多。当然,也许碧螺春还有很多“放不下身段”的地方,略为高冷。
明前、头采一定好?
明前、头采是绿茶最为人追捧的卖点,说白了,就是上市要早、要新鲜,要能满足饕客们对“早春滋味”的殷切期待。也因此,“明前”的概念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俨然成为绿茶上市的必要条件了。近些年更有过之,光是一个“明前”的条件,搜索范围依旧太大,还要加上一个“头采”,才算足够珍贵拿得出手。当然,价格也因之水涨船高。
采摘
殊不知,“明前”必须建立在“品种”和“产地”的基础上才有意义。狮峰群体种是制作西湖龙井的传统品种,萌芽晚,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才能采摘,且必须要长在狮峰山的范围内,做出来的茶才能凸显其优异的品质。而多数“明前二周”上市的西湖龙井,大多是选育的品种龙井43号,具有萌芽早(早产)、出芽多(高产)等抢占明前市场的优势,现在西湖产区的茶种绝大多数是龙井43号。
碧螺春也是一样的情况,当地的茶农习惯将茶树依萌芽早晚分“早茶”、“晚茶”两大类。顾名思义,早茶是后期选育的品种,三月中旬即可采摘,价格高昂,主打明前市场。而晚茶则是当地的原生品种,一般要接近清明节才能采摘,滋味较早茶品种浓厚许多。
东山
东山、西山紧邻太湖,受到太湖水汽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茶山坡地临湖的一面茶树萌芽较早,但承受的水汽太过充足,反观背湖的茶园因山势阻挡了大部分的水汽,部份随风越过山头的水汽漫成水雾,恰巧形成一层“柔光罩”,为茶树提供了合适的散射光生长环境。因此,临湖一面的茶虽然上市时间早,品质却不如背湖面的来得好。“越早越好”这一说法,放诸洞庭碧螺春似乎尚待商榷。
如果硬生生地把茶与其相应的背景剥离,仅仅强调一个“明前”的概念,又有多少意趣呢?
“茶设”太高,容易崩塌
这年头,经营人设或者贩卖人设似乎成为一种新兴的推广模式,卖货之前总要先确立供货的是好人,或者要求至少有着科学家一般孜孜不倦、坚忍不拔,甚至一路打怪升级的人物设定,人设确立了,才好说服人掏钱消费。然而,看看最近如吴秀波、翟天临等几个人设崩塌的案例,不难看出“人设”经营的某些隐患——人设越高、悬崖越深。
诚所谓人有人设,茶也有茶设。茶设越高,支点越小,维持起来也就越困难,且不易带动同品类的中低端产品。洞庭碧螺春的“茶设”算是比较高的了:首先,碧螺春的香气设定是“花果香”。花果香属于相对具象的香,人们对花、果的共识度高,相类似的香气容易分辨,有或没有,喝的人自有论断,不易引导与辩说。相反,武夷岩茶之“岩骨花香”、铁观音的“兰花香”、六堡茶的“槟榔香”等,可能囿于人们的生活经验或感受力,未必能精准解读,而这种模糊地带,往往也是商机所在。
果树与茶树套种的碧螺春茶园
那么,龙井呢?多数龙井的典型香如豆香、栗香也是可以被清晰界定的。然而,炒豆香或板栗香却是来自于工艺,不论茶青原料如何,只要遵循这套工艺制作,杀青和辉锅的锅温偏高一些,几乎都能做出这类香气。换句话说,炒豆香、板栗香的“茶设”更加亲民,它不仅限于最核心的西湖产区,而是浙江龙井、甚至说是龙井茶共通的茶设,门槛不高,容易达到,也容易维持。
反观洞庭碧螺春的花果香,必须满足茶园位置、花果套种的茶园环境、茶树品种、采摘时间、采摘天气和制作工艺等条件才会出现,而有清晰花果香的碧螺春,大多属难得的精品等级了。碧螺春的“茶设”太高也太过具体,把饕客的胃口勾上了天,一旦没了花果香、或者花果香的清晰度不足,便容易如同线上这么多“好男人”的人设一般,转瞬即塌。
上投改中投,落水沉不再?
“上投法”是先在杯内注水、后投茶的泡茶手法。核心产区的碧螺春采用上投法冲泡,茶叶有“落水沉”的现象,沉水的速度反映了茶叶的身骨重实度。虽不能以此判定茶叶是否来自洞庭山,却让许多低等级的外山茶漏了陷,而后者恰恰是穿着“洞庭碧螺春”的外衣在市场上走的大多数。当然,“落水沉”也是一项碧螺春的“茶设”,门槛不够低。
落水沉
仔细推敲碧螺春采用上投法冲泡的道理,除了体现其落水沉的身骨之外,还有“晾水降温”的作用。碧螺春采摘细嫩,首冲如果水温太高,容易把茶烫熟影响口感,如果冲泡时徐徐图之,待茶叶舒展之后再升温冲泡,反而能感受更有层次的味觉体验。
或许是碧螺春的林子开始大了,什么鸟都来了,许多茶艺的培训开始修改碧螺春的冲泡方法,将上投法改成了中投法,原因很简单——有的“洞庭碧螺春”漂在水面上,落水后下沉缓慢、甚至久久不沉,用中投法先倒水、再投茶、再倒水的方式,可以通过第二次倒水,帮助茶叶吸水下沉。这固然起到调降碧螺春茶设的作用,让更多的碧螺春能囊括到及格线之内,以拉抬整体产业的发展。当然,也可能是我们所不愿意面对的:出现猫腻了。
东山、西山,难敌四川?
严谨意义上的洞庭碧螺春产量稀少,那么市场上满街跑的又是哪来的茶呢?
四川产的碧螺春价格低廉,形貌与本地茶相似,若非火眼金睛,在不开汤对比的情况下,还真难以分出李鬼李逵。许多外地客商相中了其中商机,如同外地螃蟹在阳澄湖泡澡的操作一般,在东、西山直接做起川产碧螺春的买卖,据说薄利多销,营收还相当可观,下单客户不乏知名茶企。这也难怪每年茶季前往茶区旅行的朋友,总能不约而同地高价买到外地茶了。
纯手工制茶
正宗的洞庭碧螺春,从采摘、捡剔到炒制成茶,皆为纯手工完成,非机器所能替代。而苏州紧邻上海,经济富裕,居民的生活普遍精致细腻,追求一种细致的美感,这也反应到碧螺春茶的生产过程中来。一般来说,东山茶的产量小、做工精细,茶叶内含物质丰厚,价格较西山为高;而西山茶则香气高扬,尽管其工艺相对粗放、茶质较东山茶淡薄,但产量大、利润空间也大,除了外地碧螺春外,近年来西山茶也为多数客商所吹捧,声势大涨。
为什么选择东山?
茶品质之外,也考量生产型态。西山的生产方式多比较“现代”,以煤气锅取代传统的柴火锅制茶。传统的柴火锅制茶,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较多,架锅的大灶一般是两组一套八口锅,八名炒茶师傅就得配一位火夫。这种灶台的设计,每两口锅之间开一传声洞,火夫隔着灶墙、从洞口听取炒茶师傅的指示,迅速加柴、退柴,满足炒茶师傅对锅温的要求。可想而知,制茶旺季喊火声此起彼落的画面,是十分热闹的。
如果是新式的煤气锅,则可以避免炒茶、烧火双方默契不足的问题,温度高低由炒茶师傅自行控制,看起来科学许多。然而,有老师傅认为煤气锅的锅温不似柴火锅稳定,常有大火温度骤升、小火温度骤降且热点不均匀等问题,做出来的茶品质不如柴锅好。
铁锅制茶
柴锅制茶,所考验的不只是一个制茶团队的体力、默契与协作能力,还要有相应的生产管理支持,才能保证品质。去年负责碧螺春产品的同事就发现部分茶有轻微“窜烟”的问题,供应商也坦承:去年的天气气温骤升,茶芽暴长,茶厂的炒茶师傅忙不过来,火夫也熬夜工作,可能因为太疲劳才出现失误。今年他们打算将传统的柴火锅换成新式的煤气锅或电锅,克服烧柴火产生的问题。
问题来了,洞庭碧螺春的高茶设、高身价,不就是采摘细嫩,经一口口的柴火锅,从武火杀青到文火做型,在从容的环境下细细雕琢而成的精品茶吗?这也正是东山产区小而美、小而精的优势所在,即便要价高一些,依旧备受资深饕客的青睐。为了保证品质而弃了柴锅,是否顾此失彼?
于一款茶而言,相对更高的茶设是喜是悲,不能简单下断言。从整体产业的发展来看,碧螺春的“花果香”、“落水沉”诚然不如龙井的“豆香”、“糙米黄”来得经济效益好;然而,于广大喝茶人而言,“花果香”、“落水沉”这样直接对应高端产品,又具象直白的茶设,着实提供了便捷的品茶门径。即使喝茶人未能亲临产地、不能监工把控,却仍可以快速做出判断。今年,我们仍将目光放在东山,坚持纯手工、用传统柴火锅做茶,尽可能地把洞庭碧螺春高标准的茶设体现在产品当中。
一键下单「2019洞庭碧螺春」
我们的明前龙井也同样秉承了人们一贯的“高要求”——明前早春、核心产区满觉陇白鹤峰、传统手工制作,并且特别选用了带有西湖龙井防伪标识,同时由中国茶叶博物馆指定龙井茶炒茶中心炒制的茶叶。龙井PK碧螺春,哪种才是你爱的style?
一键下单「2019明前西湖龙井」
▼点击下图,了解三联生活市集春茶季。
“生活”不仅要好茶好吃好物,也要“好看”!
8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联合发布了《2022年广西十大天象与气候景观打卡地网络评选结果公告》其中,桂林有两个景区上榜分别是阳朔如意峰索道和全州龙井村阳朔如意峰索道如意峰索道景区位于阳朔县高田镇,紧邻321国道
关于西湖龙井茶园旱情这件事,今天(8月23日)中午,记者分头向茶农以及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求证了一番。看来,中国绿茶之王西湖龙井的安危,大家都挺关注的。这两天“西湖龙井茶树90%被晒干”的消息上了热搜。
贵港市港北区港城镇龙井村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68%。一直以来,龙井村各族群众和谐相处,友爱互助,形成了民族风情浓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今年三月三前夕,龙井村山歌队比往常要忙碌
这两天“西湖龙井茶树90%被晒干”的消息上了热搜。看来,中国绿茶之王西湖龙井的安危,大家都挺关注的。关于西湖龙井茶园旱情这件事,今天(8月23日)中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分头向茶农以及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求证了一番。1
这两天,“西湖龙井茶树90%被晒干”的消息上了热搜,真实情况如何?关于西湖龙井茶园旱情这件事,昨日(8月23日),记者分头向茶农以及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求证了一番。“9成晒干的说法,夸张了”据了解,西湖龙井产区共有2.
胡振义双手举起成熟的螃蟹□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鑫 通讯员 吴芊芊 文图秋意正浓蟹正肥,又到了大闸蟹膏红脂满、香甜可口的时节。国庆节前夕,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的大闸蟹陆续成熟,开始大量上市,今年产量较往年更高,亩产预计超过300斤。在龙
来源:河南广电-映象网映象网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袁志磊 史敦月 刘紫林 徐珂珂)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在新的赶考路上,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党委书记陈汝河,带头组织全乡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决策部署,动员全乡上下统
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信阳毛尖信阳毛尖一. 又到春茶采摘季,来自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9大名茶指数】发布:1.何为【名茶指数】?进入每年的春茶采摘季后,以茶芽、天气、用工、鲜叶价格、将9大名茶的生产情况,划分为5个等级,并实时发布相关的信息。来自于
闷热的梅雨天,一杯沁凉鲜爽的冷泡茶,简直就是对抗高温的神器!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出一篇关于冷泡茶的文章。今年写什么呢?思来想去,怎么泡都是老生常谈了,于是想到了测评!到底哪些茶适合冷泡?冷泡的茶水比到底多少合适?冷泡2小时、6小时、1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2022年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茶及其相关的习俗,将向更多人讲述中国的历史与故事。说起中国茶,不得不提到的当属西湖龙井。作为